母親已到米壽之年,滿頭銀發(fā)的她戴著一副金絲眼鏡,像個老教授,顯得很有學問,所有見過母親的朋友都會說她不像八十多歲的人,每當聽到這樣的話她總是很高興,真是老小孩愛聽夸獎。母親的性格溫柔,待人和善,一看就是位慈母型的老太太,離開家鄉(xiāng)60余年的她仍保持著鄉(xiāng)音。
母親喜歡旅游,深圳、海南、昆明等國內著名的旅游勝地都去過。母親更喜歡學習,沒有進過校門,只上過兩年私塾,解放后參加了掃盲班,后來我們姊妹陸續(xù)上學就都成了她的老師。就是靠這樣一點一滴的積累,母親能看看書、讀讀報,每當看到書中的好句子,她都會摘抄或剪裁下來保存,還經常拿出來看看。母親愛學習我們很佩服也很欣慰,當我們都忙于工作不能陪她時,她可以獨自看看書、看看報,給遠方的孩子們寫寫信,可母親似乎并不滿足,她一直還想再學點什么……
82歲那年,母親喜歡上了書法,這對她來說是完全陌生的,我們都勸她,“這么大歲數了把自己身體鍛煉好,閑來看看電視、看看書就挺好的,不要給自己再增加壓力了。練習毛筆字不是想像得那么簡單,您這個歲數筆都拿不穩(wěn)怎能寫好字?”可要強的母親執(zhí)意堅持。從此母親就開始練習毛筆字,每天忙完家務剩余的時間都用來練字,有時為寫好一個字,要練到很晚;有時我們都還在夢中,她就早早起來開始練字了。一寫起字來什么都忘了,家里的鍋不知燒壞了幾個。
功夫不負有心人,母親的字在不斷發(fā)生著變化,一年比一年寫得好。為了鼓勵老人,從2011年起我們每年都把母親寫的字挑出來做成小臺歷,看到每年的變化,她的信心更足了。今年,她正在給我們各家寫篆體手卷,寫字已成為她生活的全部。
當初誰也沒有想到一個年逾古稀的老人能寫出什么名堂來,母親自己也就權當培養(yǎng)個興趣愛好,沒事寫寫字,修身養(yǎng)性。未曾想這個愛好一堅持就是6年,從最開始臨摹簡單的隸書到現(xiàn)在獨立書寫小篆,母親飛躍式的進步令所有認識她的人都為之感嘆。
從不給自己設定任何目標,在得到周圍許多人的認可后,依然保持著最樸素的態(tài)度。她常說“練毛筆字其實沒有什么難的,寫得好,那都是時間的功勞。你們要是也在這上面花時間,肯定寫得比我要好得多得多。”
一向低調做人,高調做事的老媽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,創(chuàng)造奇跡年齡不是問題,而是在于那一份堅持。只要肯在一件事上多付出一點時間,一點努力,無論是誰,都可以在人生畫卷上描繪出別樣的神奇。(佟 冬)

